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留言咨询

活出精彩自己    QBEAUTY AESTHTIC HOSPITAL

你可能喜欢

为什么说学前听损儿童一定要学好汉语拼音?

聋童的学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多数学前聋儿大多是农村孩子,家长缺乏对孩子系统的语言训练,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教过孩子学说话,他们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或康复中心。听力好的想进入普幼、普校随班就读,听力差的就到聋校就读。无论是学习普校教材还是聋校教材,入学后他们都是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对于健全儿童来讲,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开展阅读活动的工具,而对聋童来讲,汉语拼音是他们学习说话和学习字词、学会朗读极为重要的手段。聋童学发音和学说话是同时进行的,一旦他们掌握了汉语拼音,就可以从单纯机械的模仿学说话一跃为主动地、创造性地借助拼音认字、正音、辨音、学习说话、开展阅读、交往,所以在学前康复阶段,重视汉语拼音教学有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至今很多康复部门和教师并未注意到这一点,以至于很多聋童虽然经过康复训练达标,但入学后仍要从头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发音、指势。这对他们来讲无疑是走了一段弯路。那么,学前聋儿学习汉语拼音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加强语音训练、培养正确的语音习惯

语音是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聋儿的语言教学要从基础的语音学习开始,要进行正规的发音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培养聋儿正确的语音习惯,为他们能够清晰流利的发音说话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使聋儿掌握有声语言,补偿聋儿听力上的缺陷,语音是聋儿开口说话的基础。因为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聋儿,只有打好正确拼音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才能使他们具备拼读或直读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而聋儿若是掌握了基础的拼音语言,也就等于打开了聋儿与外界使用语言交流的新天地。

初入学的幼儿的语音学习,是从口型训练、发声训练、呼吸训练和学习运用声带开始的。这些训练对初入学的聋儿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在进行这些训练时,教师要注意音乐、实物和图片在训练中的运用,为聋儿设置良好语音环境,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口型训练、呼吸训练可以加上简单的动作,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练习,既练习了口型和呼吸,又锻炼了幼儿良好的聆听习惯,愉悦了身心。进行发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学会运用声带,训练时要注意运用声音的音色、音域和音调,利用长短音、唱音和四声来练习。要注意选择一些开口度大,声音洪亮的单音和音节,以及动物的叫声,手眼口耳并用,就能达到良好的预期。另外,教师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说话意识,要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孩子良好的说话意识比他多学会几个音,几句话更加来的重要。

二、调动口、鼻、眼、耳、手等各种器官学发音

我们都知道,学习拼音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常见的现象,经过多次的、反复的训练,聋儿可能会比较清楚地发出一个声母来;可是,仅仅一会儿或几天,有的就忘记了;或者与新学声母混淆在一起,教师会失望,着急、生气。其实这种现象是语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效的办法一是及时巩固,反复练习;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聋儿的口、鼻、眼、耳、手等各种器官来学习发音。

语训教师都知道,声母的发音要领包括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发出的音也就不同。聋儿在学习声母时,不仅要掌握准确的发音部位,还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其实也不是很难。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利用你的口、鼻、眼、耳、手就可以做到区分所有的声母。其中眼手在学习中占主要地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弥补聋儿听力的最有效补偿器官,聋儿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眼睛来实现的。下面着重说说手在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如:利用手背(或纸条)来感知发音时气流的大小,可以区分送气音、不送气音和清音;利用双手来演示舌位和舌的变化,可以使不容易看到的舌位更加直观,一只手当口腔上部,稍弯曲不动,另一只手当舌,可以给上面的手标上上齿、牙床、硬腭、软腭、小舌;下面一只手像舌一样根据发音的要求弯曲变化,可以演示以下声母,如 ZH CH SH R J Q X 以及 G K H 。用你的手轻轻放在喉部,可以感知声带的颤动,学习浊音 R M N L 。如果把手指放在鼻翼一侧,能够感受发鼻音时,鼻器官的轻微振动,学习 M N 。当然,实际教学中要同时用到几种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注意灵活运用。听力好的儿童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残余听力,使他们的残余听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听力差或无听力的聋儿,要充分利用眼、口这两个器官,同样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复。有的教师总怕幼儿看不清口型,往往把口张的很大,但是夸张的口型发出的音常常走音,变的不那么准确了,何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人会特意张大嘴和幼儿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口型的准确度,不要太夸张,甚至不夸张会更好。声音也不用太高。聋儿经过助听后应该能够达到正常声音的强度, 60—— 70 分贝强度的声音是他们的舒适听阈。如果大声说话反而增加噪音量,对听力训练的好处并不大。

三、依词学音、依音学音、常读常记学拼音。

针对聋儿学习易于遗忘的特点,我们要在每天上午拿出十分钟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或者在每节课开始或结束时用二、三分钟时间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并坚持每天复习巩固,每学一个字母就要立即指导聋童学习运用,学习响应的词汇。例如学习了声母“ b”,要跟上爸爸、笔、杯子等词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能够减少学习拼音时的枯燥乏味;二是韵母较声母来说易学,特别是在学习了六个元音之后,韵母的学习就简单多了,能够随着词语的学习很自然的就学会了。还可以在教室里悬挂一张韵母的挂图,时常读一读,读时注意由易到难,聋儿会在平时的无意教学中轻易的学会韵母,剩下的只要纠正一下发音,注意区别就可以了。儿童获得的发音技能很容易从一个词转移到其它词汇,在聋儿基本学会拼音字母的发音后,每天利用几分钟进行集体或个别练读,在指导他们读音节时,要注意音节的拼读方法和速度,逐步让幼儿学会自己拼读音节。经过天天练习,一方面加强了语音刺激,提高聋童听能和言语清晰度,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学习口语的兴趣,加快了学习口语的进度,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发展。

四、根据听力的差异分别采用不同的拼音教学法

很多中心或学校是根据聋儿的听力状况来分班的,这种分班形式有利于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聋儿也能在语言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康复。在声母发音教学中,聋校和康复中心大多采取本音教学法,这是一种比较适合聋童的发音方法,利用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本音教学法也不是绝对的好。对于具有较好残余听力的聋儿来说,就不是最好的方法。声母中大多是清音,发出的音的强度很小,使聋儿的助听器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听力也得不到补偿。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正常儿童学习拼音的特点,对这部分聋儿采用呼读音教学,充分利用他们的残余听力,进行听与看的综合教学,又听又看,边听边练,是这部分聋儿的眼、耳、口得到充分利用。

五、利用手指语来辅助学拼音

手指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指语对于听力残疾儿童完全可以起到有声语言对于正常儿童那样重大的作用。有很多康复部门的教师和聋儿家长误认为手指语是手势,他们杜绝聋儿学习指语。其实指语只是代表汉语拼音字母的指式符号,是聋童学习口语和书面语的极好拐棍,他们可以辅助学习说话和看话,还能帮助聋童记忆拼音字母的字形。手指语不仅是语言教学初期的主导语言交往形式,而且是加快听力残疾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手段。有很多聋童戴上助听器后仍不能达到最佳补偿,指语就可以帮助他们正音和辨音,所以教师和家长也应学会运用手指语,帮助聋儿用好这个拐棍。当然学前康复期的聋童因年龄小,手指小,肌肉发育尚未完善,学打指法有些困难,所以不要求他们的指式美观准确,只要他们基本知道指式,初步学会区别就可以了,在以后的反复训练使用中,自然会逐渐纠正和提高的。在聋童的发展中,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口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逐步扔掉手指语这个拐棍。

实践证明,聋童学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特别是声母本音的发音方法,有利于掌握直呼音节,这样,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练习直呼音节,学会生字新词的读音。注上拼音的读物,聋童就能自己看、自己读、自己学,在入学后,学习的重难点就可以适当放在理解词义,掌握字形,学习书写上了。在遇到去室外或没有笔、或远距离等不利于聋童听话、看话的情况下,他们又可以利用拼音手指语这个特殊的语言形式学习说话、纠正发音。无疑,汉语拼音教学对于形成聋童自学语言和举一反三能力是极有利的,更是聋童学习口语的基础和重要工具,在聋儿学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期必须重视汉语拼音教学。

六、培训家长,让家长来协助学拼音。

学校和家庭是聋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整个语训过程中,家庭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家长却不能担负起辅导聋儿拼音的重任。为了使家长能配合学校做好语训工作,学校应担负起对家长进行培训和辅导的任务,使家长能够掌握汉语拼音的教法,并掌握手指语及语言矫治技能,以确保聋儿回到家中之后,语言训练能够有效进行。

在康复中心和聋校康复部,大部分是家长陪读的,对家长的培训要容易一些。但也有的聋儿是寄宿在学校的,如我们学校。这样的学校可以利用每次放假,家长接孩子的机会,或送孩子的机会,让家长来听课;或者,每一周或每两周拿出一个上午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可以使家长看到教师是如何进行训练的,又可以使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回到家里之后,就能够对孩子进行基本的语言训练了。当然,以上培训方法适用于其它培训内容,但汉语拼音是家长需要掌握的首要内容,必须学会、学好。

聋儿由于他们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所获得的信息量,以及自己的自身条件互不相同,所以他们在训练中的结果也就会存在差异。为了使聋儿更好的掌握语言,在训练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可无论是怎样的教学,语言是我们永远的选择。凡事都要从起点抓起,语训中的拼音教学,是聋儿学语的最好拐杖,是学语的敲门砖,所以说,语训中的拼音教学是决不容忽视的。

使聋儿开口讲话,是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因此作为承担聋儿康复工作的学校来讲,应尽可能地为这些学生创造理想的训练条件,使这些孩子能早日回到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里来,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