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 | 这些行为会损伤孩子的听力俗话说“十聋九哑”,如果一个孩子的听力不好,他就不会讲话,或者口齿不清楚。如果孩子不会讲话,不一定是发音器官有问题,在排除智力发育方面的问题、孤独症等情况,很可能存在听力障碍。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对宝宝的听力有损伤呢? 发声玩具音量过大 音量过大的发声玩具会损伤宝宝听力,宝妈在购买发声玩具的时候,要选择可以调节音量的,给宝宝玩的时候,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 家用电器音量过大 除了电视、手机,家中常用的吸尘器、吹风机、搅拌机等电器的音量过大也有可能会损伤宝宝听力。原则上 2 岁前不应让宝宝看电子屏幕。看电视时,宝宝在旁边玩耍,要把电视音量关小到最大音量的 60% 以下。在用手机播放儿歌、催眠曲给宝宝听时,也要把音量调到最大音量的 60% 以下,并且离宝宝的耳朵远一些。 公共场所声音嘈杂 公众场所的音量大多是不能控制的,比如表演、庆典、电玩城等,气球爆炸、烟花爆竹燃放等噪音,都会对宝宝的听力有伤害。所以,要尽量少带他去这些场所。如果不得已要去嘲杂的场所,也可以考虑给宝宝戴一副可以隔绝噪音的降噪耳罩来保护他的听力。 戴耳机 9岁以下的儿童不能戴耳机,特别是婴幼儿。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听觉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组织器官异常脆弱。若戴耳机听音乐,声压会传播到比较薄弱的鼓膜上,刺激听觉神经,让听觉神经变得异常兴奋。久而久之会导致听力疲劳,对听觉神经带来损害。只要大于90分贝的音量,就会对耳部神经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用力擤鼻子 当孩子得了感冒或鼻炎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即鼻涕),有的家长会拿纸巾帮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常常会将宝宝的鼻子捏得过紧,这样不但容易损伤鼻粘膜,还可能损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强行灌药 孩子们对吃药大多都很抗拒,看到孩子不肯喝药,有的家长便捏着孩子的鼻子强灌下去,或者在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仍然强行灌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强行灌药,不仅容易使宝宝将药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呛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还可能使咽部的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行为,往往是伤害孩子听力的举动,因此,想要保护孩子的听力就要让自己避免这些行为,才能够让孩子的听力正常发育。 ![]() 本期分享 ![]() 孩子康复训练初期家长可以做什么? 1.保证助听器持续、正确的佩戴。在孩子适应之后都要保证孩子持续正确的佩戴。保证孩子能够持续在有声的世界中。 2.定期进行调试。会给孩子一个佩戴助听器的适应过程,所以前期定期进行调试。与此同时也要把孩子的聆听表现及时的反馈给验配师,以便更科学有效的调试。 3.在安静的环境下给孩子进行输入,康复初期,孩子需要大量的听觉刺激和语言刺激。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进行语言输入时,首先要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更便于孩子聆听理解。 4.学会利用林氏六音进行快速地检测孩子的听力及听辅具的状况。 5.做一个积极的聆听者。对于孩子的手势能及时用语言给予相应的回应 ,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讲话 ,并时刻对孩子所讲述的话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6.清楚准确的表达,为孩子输入清晰准确的语言,以便孩子更好的聆听、理解、模仿和运用。
|